Search

北京 煙雨朦朧

傍晚與長輩吃飯,席間聊到關於北京的事情,思緒不由得回到十多年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北京 煙雨朦朧

傍晚與長輩吃飯,席間聊到關於北京的事情,思緒不由得回到十多年前那個冬天,人在北京,那時鳥巢都還沒蓋好,那一年是四十幾年來北京最熱的一年,年年都下雪,就我去的那一年沒下雪,但氣溫依舊冷冽,夜晚行走在二環王府井的街道上,凍得簡直像在一個冰箱裡。當時旅行的照片在幾年後全被意外刪除,加上年代久遠,我對北京的印象早已模糊,我卻也不得不說,沒有照片、無從追憶的這場旅行,卻反而成為我遊歷各地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處,彷彿因為只能活在腦海裡,它因此變得比照片還要鮮明,那煙雨朦朧的頤和園,結了冰的昆明湖,喧騰的荷花市場,煙袋斜街那映照在斑駁老石牆上神秘魔幻的冷藍色日暮,年節時穿梭在廟會裡令人眼花撩亂的剪紙糖畫油茶糖葫蘆之間,那從初一放到十五的煙火,餐桌上的北京烤鴨與東坡肘,我在日間這條巷子見識社會上層紙醉金迷的大酒大肉,在夜間的隔壁巷子卻又錯愕地撞見社會底層的人掙扎地拼命活著。

「那裡的房子都暗暗小小的,磚瓦砌成的低矮房舍,牆薄得完全無法抵擋外頭寒冷的空氣,牆邊堆著許多腳踏車與炮竹碎片。

那家裡只有一個破舊的房間。穿過陰暗窄小的入口,打開門,燈光流洩了出來,一位奶奶在裡面,正燒著煤爐以暖和屋子,燒剩的炭灰,就剷起來,直接丟出房間外。

爐邊,有一張簡單的塑膠小桌,鋪著兩、三層布,上面放了一個圓盒,放了一些過年家裡都會有的糖果。

起初,我以為這只是其中一間房間,可是後來看到老奶奶把煤灰都往屋外直接放,才發現似乎也就這麼一間房間了。

至於我們等待的那位朋友,則坐在電腦前玩跑跑卡叮車。(我看那電腦滿高級的,可是後來才曉得他一直處於沒工作的狀態,家裡長輩又寵他,並未逼迫他去工作)

我不曉得要說什麼,因為貧富差距實在太大,一時之間令我無所適從。

後來友人出去抽煙,我不久也跟著出去透透氣。他跟我們稍微描述了這邊人居住的情況。這邊的人,家裡甚至沒有浴室,洗澡必須得到像我們下午逛廟會時,開玩笑說要去抽獎的那種公廁洗澡──即使在這麼冷的冬天也是必須得這樣。

我想起稍早前友人問我對北京的感想是什麼?當時我還天真地回答:北京好大。此時看來,這樣的答案實在既膚淺又可笑。彷彿,我之前所見的情景都不是北京。這兒的樣貌,才是北京。」

17歲的我沒有預期地一頭撞見了生命毫不華美而且悲傷的真實縮影,那種衝擊,那種驚駭,以至於往後的人生,我都不斷地懷疑我眼前的整個世界。我雖然後來不斷想著有一天一定要再訪那些地方,渴望再次沐浴在藍色的煙雨朦朧之中,但面對北京的高度發展,我明白那樣的時空不會再重來,生命中的一瞬間就只能是瞬間,當時的所有記憶,也只能化為文字,永遠塵封在我的腦海裡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天橋底下說書的,偶爾客串拍拍照。 邀稿或合作請e-mail來信或者私訊。
View all posts